什么是元素形态
化学形态是指元素以某种离子或分子存在的实际形式,它包括元素的价态、化合态、无机态和有机态、结合态和结构态等几个方面。不同的电子组态或价态以及不同的分子结构等存在的特定形式。元素形态又分为物理形态和化学形态,其中物理形态是指元素在样品中的物理状态如溶解态、胶体和颗粒状等;化学形态是指元素以某种离子或分子的形式存在,其中包括元素的价态、结合态、聚合态及其结构等。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元素形态泛指化学形态,元素形态不同于元素价态,同一元素的相同价态可能有多种形态,如价态为五的砷元素,其元素形态可分为无机态和多种有机态的砷形态。不同元素的主要常见形态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元素的主要常见形态
元素名称 |
元素形态 |
As |
三价无机砷(As(III)),五价无机砷(As(V)),一甲基砷(MMA(V)),
二甲基砷(DMA(V)),砷甜菜碱(AsB), 砷胆碱(AsC),砷糖(AsS)等 |
Hg |
无机汞(Hg(II)), 一甲基汞(MeHg(I)),二甲基汞((Me)2Hg) |
Cr |
三价铬(Cr(III)), 六价铬(Cr(VI)) |
Se |
四价硒(Se(IV)),六价硒(Se(VI)),硒代胱氨酸(SeCys),硒代蛋氨酸(SeMet),硒多糖,硒多肽,硒蛋白等 |
Pb |
二价铅(Pb(II)), 三甲基铅(TriML), 四乙基铅(TetrEL)等 |
Sn |
二丁基锡(DBT), 三丁基锡(TBT)等 |

元素的不同存在形态决定了其在环境和生命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不同的元素形态由于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在环境和生命科学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根据传统分析方法所提供的元素总量的信息已经不能对某一元素的毒性、生物效应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做出科学的评价,为此,分析工作者必须提供元素的不同存在形态的相关信息。元素形态具有多样性、易变性、迁移性等不同于常规分析对象的特点,因此其分析方法也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即“元素形态分析”。
元素的形态和分析
元素形态分析是分析科学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方向,IUPAC将其定义为定量测定样品中一个或多个化学形态的过程。Lobinski将其定义为确定某一元素在样品中不同化学形态分布的过程;Caroli指出,形态分析为识别和定量检测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危害的不同形态的无机分析物;Hieftje则将获得相关目标分析物原子的氧化态、键合特征、电荷态及原子缔合体的过程定义为形态分析;Welz则认为所谓元素形态分析是指测定特定条件下不同化合物的氧化态或可溶态的过程。曾有人根据Tessier连续萃取法将土壤中元素形态分为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等五种,但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分析,这一萃取过程并不能提供涉及分子结构和电荷状态的元素形态的详细信息。

综上所述元素形态分析标准溶液,包括 无机价态标准溶液, 有机结构价态标准溶液,和同位素标准溶液
3.LGC元素形态分析标准溶液


|